![]() 此次“晚报杯”上,有一些业余高手明明具备了参加职业比赛的资格,但他们偏偏要留在业余赛场上,记者在“晚报杯”期间采访了一些棋手,了解到这种怪现象背后的原因。 陶汉文放弃职业段位 “手机风波”只是导火索 “晚报杯”围棋赛规定,只允许业余棋手参赛,如果一旦成为职业棋手,那么就将失去参加“晚报杯”的资格,当然,只有一种情况例外,那就是你已放弃职业棋手的资格。 在本届“晚报杯”上,一位“职业棋手”的出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,他就是东道主珠海队的陶汉文。12岁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,陶汉文就定段成功。 去年的“梦百合杯”世界围棋公开赛预选赛,陶汉文因为在比赛中使用手机,被对手投诉后判负。“手机风波”后,陶汉文索性向中国棋院打报告,退出职业棋手行列。“那个事情让我很受伤,它是我退出的导火索,职业围棋实在太残酷。”陶汉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。在本届“晚报杯”之前,陶汉文以业余棋手的身份参加了几项赛事,他自己说,“现在在业余围棋的海洋里混得很舒畅。” 职业赛场竞争太残酷 打不上围甲就没有保障 像陶汉文这样放弃职业段位,从而退回到业余棋坛的棋手并不鲜见,很多职业段位较低的棋手,不仅没有比赛可以下,而且收入也很少,还不如一些业余棋手活得滋润。 本次“晚报杯”金陵晚报队棋手胡晓的爸爸,与很多职业低段棋手都有过接触,他告诉记者,“这些人属于职业棋手的最底层,生存状态还不如一些业余高手。”胡爸爸介绍说:“每一个围棋选手都会有两个目标,一个是打上职业段位,另一个是参加围甲联赛。但是成名一定要趁早,像如今在北京的围棋圈,超过25岁的棋手,如果还只是职业二三段的话,那么很多人都会退回到业余围棋界,那些25岁以下的棋手,则还想再拼一下。”
在业余棋界活得很滋润 中国有句老话,叫“宁当鸡头不做凤尾”,这句话用于形容业余围棋界的豪强们正合适。胡煜清、王琛、白宝祥和马天放,被外界称为中国业余围棋的“四大天王”,年年都参加“晚报杯”围棋赛,他们都具备了职业棋手的实力,也曾有机会拿到职业段位,但他们都放弃了。胡晓的爸爸告诉记者:“四大天王是业余围棋界的明星,他们参加一些比赛还有出场费,正常情况下,他们一年的收入保底就有四十万。” 除了收入不错之外,业余围棋界的压力相对要小很多,也难怪越来越能吸引职业棋手的“回归”了。金陵晚报特派记者李都 烂柯围棋手机版全新上线,下围棋、看直播,来烂柯围棋,边读新闻边打谱。 安卓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: 苹果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: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烂柯围棋公众微信号: 注:此新闻版权归原网站所有,本站提供转载仅为方便棋友阅读、检索使用,特此声明。 |